好玩日日
23.2.2021 – 30.4.2021
灣仔茂蘿街7號3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 10am – 7pm
免費入場
策展人的話
玩是無用。玩是美事—或許不是無時無刻,但人人皆會玩。那,玩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設計「玩」?問題多多,就讓我們花點時間玩出答案—好玩日日展覽以「玩」在生活中的正面能量為出發點,讓你在「玩」中體驗不同的遊樂設計概念,一起栽進遊樂的大世界。
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玩」之於成年人是浪費時間—為了成長,我們必需放棄玩耍。對玩耍的否定,無形中源於我們對玩的誤解—不論是玩耍的本質,還是它源何有益。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亦令我們對解放自我或不能控制的事物,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及抗拒。
意外的是,亞洲的家長和教師越來越重視自由玩耍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玩的幽默、無厘頭和叛逆,令孩子的社交心理得以解放;到戶外玩耍,放膽接受恐懼、新認知或挑戰所帶來的自由滋味,對孩子日後發展成為一個富創意而適應力強、具社會文化觸覺、積極參與及貢獻社會的個體,均至關重要。
思想家Friedrich Schiller曾經說道:「玩是解放人類的雙重本性—感性與思想的最佳機會。」玩的美好正源於它表面上的無用—玩需要我們發揮所有感官能力,自願參與並沉浸其中;玩是自由的體現;玩亦能夠推動多元,提升適應力。紐西蘭遊樂理論家Brian Sutton-Smith曾經打趣道:「與玩相反的不是工作,與玩相反的是抑鬱。」正好說明玩樂對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對遊樂的推崇,無形中亦是對設計精神的和應。當玩樂孕育文化,設計行為則進一步形塑文化。環顧四週,幾乎身邊一切事物,均是設計行為的結果。遊樂精神令設計更加平易近人,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玩同時將不同持分者連繫在一起,分享想法,以發掘新想法和創意為目標,一起進行「玩樂勞動」。倘若認清設計和遊樂之間的相似性,大家將更容易認識設計:玩耍令設計交流變得「安全」,因為它容許歧義、實驗甚至錯誤;玩耍令設計自然融入生活,刺激創意,推動設計向前。
設計和遊樂均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在過去的200年間,遊樂研究發展成兩個流派:個體(生物、心理)和群體(社會文化);兩者均強調遊樂對推動變革所扮演的角色,及與促使人類進化的兩大能力—適應和變化的關係。富想像力和創意的玩耍,是文化變革的催化劑。玩橫跨不同年齡層,將傳統價值和進步觀接軌,助我們適應世間不斷的變化,育成自我和身分認同意識,加強與外在社會之間的聯繫。倘若你希望重拾玩耍,香港多元的社會文化肌理、不斷變化的城市面貌,以及佔城市面積40%的郊野公園範圍,均為玩耍提供了一流場景。
玩耍開拓思維,設計形塑未來—好玩日日展覽乃一場對設計如何打造當代遊樂的禮讚,以設計角度出發,展現玩耍的紛陳面貌。在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展品之中,我們得見玩耍的價值,以及玩耍之於設計的重要性;無形中提醒大家:沒有玩,便沒有玩的設計。就讓我們重拾玩與生活之間的連結,體味「玩」經過設計的洗練後,如何成就更美好的生活。
策展人
Rémi Leclerc
Rémi Leclerc是PolyPlay Lab 的創辦人 (巴黎ENSCI 的工業設計碩士學位畢業),並主力研究設計、遊戲和教育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曾經在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生活,探索和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經驗,不但能刺激其設計靈感,更啟發他日後的研究工作。他的作品主要以遊戲探索為基礎,探討遊戲互動的常規,從而發展為日常生活中的玩樂設計。Rémi 與香港、巴黎、墨爾本、首爾、上海和紐約不同的組織合作,共同探索了設計與社會責任之間的融合。他參與發展本科生、研究生和專業級別生的設計教育計劃。 Rémi 和他的學生共獲得了 30 多個本地和國際獎項及表揚,而他的設計更被巴黎羅浮宮藝術裝飾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展品。他亦是國際玩具研究協會的董事會成員,並與巴黎第十三大學進行有關「從玩樂設計到設計玩樂」的研究。
策展人
利志榮
Milk Design 創辦人及設計總監。於香港理工大學及法國巴黎工業設計國家專上學院完成產品設計學士及碩士課程,在法國Habitat, Raison Pure開始其創作,回港加入菲利浦工作。1998年成立Milk Design,被Time Out Magazine 列為香港Top 25 HK Designer。 設計特色被Monocle Magazine 評為既簡約但創新。
一直相信設計源於生活及文化傳統,再用現代視野重新思考,發揮及應用。2007為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設計的飛機餐具將本土文化帶入空中餐具,是其代表作之一 ,獲得香港設計師協會亞洲設計銀奬及香港設計中心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銅獎。另外,以傳統工藝融合現代美學的A new bamboo chair,成為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品之一。”Repair” 傢俬系列及國泰航空飛機餐具被M+博物館收藏。